南平市现辖十个县(市、区),在20世纪初期相继成立了商会。浦城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成立浦城县商务分会,是我市最早成立商会的。南平(现延平区)于宣统二年(1911年)成立了南平县商会。最晚成立商会的是光泽县,于民国入年(1919年)成立。
1949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组织工商业联合会的指示》后,一些大中城市在改组改造旧商会、旧公会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工商联地方组织。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1953年10月,全国工商联建立。“文革”期间,工商联停止了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商联得到恢复和发展。1949年5月14日南平解放,8月成立南平县工商筹备组,1950年7月7日召开工商界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南平县工商联合会,属于闽北最早的工商业联合会组织。1951年至1953年,建阳、建瓯、浦城、邵武、崇安(现武夷山)、顺昌等工商业联合会相继成立。各县所属主要集镇也先后成立了工商联分会,隶属于县工商联。南平县工商业联合会在大横、樟湖、夏道、西芹、王台、峡阳、太平等乡镇建立了分会。此外,南平还有摊贩业委员会(1957年改为小商小贩委员会)共32个行业同业公会,浦城有37个行业同业公会组织。
1958年以前,地区一级不设工商联组织机构,全区性工商联工作与活动均在地委统战部统一部署下进行。为适应形势与任务的需要,1958年6月,成立了南平专区工商界自我改造检查评比领导小组,组长曾熙明,副组长颜学卿、李永茂、吴永诚、李佛、张诗鉴。下设设办公室,主任梁春泉,副主任官长发、黄春泉、陶光耀。1959年4月,根据省工商联关于统一名称的建议,更名为南平专区工商界加强改造积极服务领导小组,组长曾熙明,副组长颜学卿、李永茂、李佛、张诗鉴,下设办公室。1960年8月更名为南平专区工商界加强改造积极促进委员会,原任组长、副组长改称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以上领导人均为兼职。1966年“文革”开始后组织停止活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统战政策的全面落实,1982年2月,设立了地区一级工商联组织机构——福建省工商联驻建阳地区工作组,组长陈恭。根据福建省委闽编[1985]120文件精神,1985年4月成立福建省工商联建阳地区办事处,主任李永茂。1988年底,地区从建阳搬迁回南平后,福建省工商联建阳地区办事处更名为福建省工商联南平地区办事处,直至撤地设市为止。现用名称福建南平市工商联于1995年南平地区撤地设市后启用。
1985年5月,原南平市(现延平区)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恢复组织机构,干部编制4名。1985年至1987年,南平地区所属十县(市)工商联干部编制是:南平(现延平)6名,建瓯、浦城、邵武各5名,建阳、崇安各4名,顺昌、光泽、松溪、政和各3名,后光泽县增加地方编制1名,全区工商联干部编制合计50名。1984年11月,地区办事处又新增编制4名,合计8名。1988年9月,各县(市)工商联相继恢复部分乡镇工商联和分会。1996年12月,根据中共南平市委机构改革的通知,市工商联(总商会)机关行政编制8名,工勤人员事业编制1名,内设会员事务科、经济联络科两个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