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月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今年1—9月,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围绕绿色发展,坚持项目带动,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50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853亿元,增长26%;公共财政总收入82.35亿元,增长9.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6.14亿元,增长10.3%;外贸出口总额9.05亿美元(1—8月),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3亿元,增长1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37亿元,同比增长9.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82.6亿元,增长10.1%。
总的来看,我市经济运行平稳,主要经济指标环比逐步回升,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作用稳步增强,环境改善、城乡和园区建设的效应逐步释放,特别是全市上下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对推动招商引资的效果明显。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基础持续夯实,三次产业总体趋好。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 271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328亿元,增长12.4 %;第三产业增加值251亿元,增长6.4%。一是农业生产加快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1—9月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比增25.4%。水利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10.76亿元,其中16个在建(续建)重点骨干水利项目完成投资9.72亿元。二是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部分企业在市场景气度普遍不高的形势下逆势上扬,通过增资扩产、技改升级、开拓市场等手段,扩大企业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市场订单,全市产值增长超过12%的企业71家,完成产值259.75亿元。三是三产有所回升。上半年第三产业低速增长且增速波动较大,受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金融业增速下滑和商贸消费放缓的影响,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金融存贷款余额、商品房销售面积、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指标增速低于上年同期,影响了三产增长。
(二)重点项目拉动增强,社会投资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完成投资852亿元,增长 26 %,增幅位列全省前列。一是项目投资继续引领投资增长。项目投资完成760亿元,增长29%。二是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27亿元,增长30%,增幅居全省前列。三是重点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298亿元,增长28.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9%,有力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四是武夷新区投资大幅增长。武夷新区完成投资66 亿元,增长101 %,比去年同期高出76.4个百分点。
(三)财政收入保持增长,金融信贷平稳运行。前三季度,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3%,保持平稳增长。县(市、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1.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2.62亿元,同比增长10.12%。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短期贷款增长缓慢,截至9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527亿元,增长20.2%,比短期贷款增速高21个百分点。
(四)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项目投资稳步增长。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分别组织赴北京、杭州、福州、厦门、台州等地开展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前三季度,全市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合同(含开工)项目788项,总投资2330.8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93.23%。成功举办“5·13”投洽会,共签约合同项目427项,总投资1521.6亿元;积极参加 “6·18”项目成果推介会,共签约合同项目639项,总投资108亿元;积极参加“9.8”投洽会,共签约合同项目268项,总投资707.59亿元;大力推动“三维”项目对接,全市入省三维项目库项目467项,总投资2023.48亿元,开工项目330项,开工率70.7%;累计完成投资617.32亿元,投资完成率30.51%。
(五)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社会消费持续活跃。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0%;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95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75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368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3亿元,增长13%。
二、全年经济发展预测和主要措施
在对我市经济发展测算的基础上,初步预测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1230亿元,增长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增长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0亿元,增长25%;
——公共财政总收入119.6亿元,增长12.1%;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0.4亿元,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亿元,增长15%;
——外贸出口总值16.1亿美元,增长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0元,增长10%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11185元,增长11.5%。
第四季度,南平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铆足干劲、全力冲刺、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重点要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突出薄弱环节,抓好运行调度。前三季度,我市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在全省排名靠后,经济下行压力大。第四季度要对照全年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具体企业,并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领导及责任人。要对照目标任务,狠抓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要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调度,密切跟踪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按月对主要指标的同比、环比、区域、行业等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工业、第三产业等关键指标重点跟踪分析,找出影响指标增长的关键因素,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二)突出企业发展,加快工业生产。前三季度,我市工业生产比较平稳,但增幅有所回落。第四季度,要围绕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市本级三大产业园区和县(市、区)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与城市相融互促,培育特色产业园区,实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二是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主导产业,突出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精心组织实施食品、机电和生物等千亿、五百亿行动计划,提升规模、质量与效益。三是壮大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缺失环节,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加大新项目引进,加强现有5亿元以上骨干企业的扶持培育,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四是抓好引导服务。落实好省上、市里出台的促进工业稳定增长、服务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对有市场、有潜力、有效益企业的服务,鼓励其开足马力生产。同时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争取在信贷规模上向我市倾斜;继续用好“工业发展增信资金池”、“优质企业快捷封闭转贷机制”等措施,指导企业用好银行贷款“挂帐停息”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续贷转贷问题;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降低辖区银行不良贷款率,争取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更大支持。
(三)突出项目带动,确保投资增长。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六大提升工程和迎接高铁时代项目建设。要充分利用有利于施工的良好时机,加快项目审批步伐,加强服务,全力破解征地、拆迁、融资等难题,全面加快建设进度。二是突破一批重大项目前期。梳理筛选一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抓住国家支持福建跨越发展、省上支持我市绿色发展的有利时机。三是做好项目策划储备工作。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日前研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工作的意见》,对现有项目库进行清理,积极包装策划储备一批拉动力强、效益明显的重大项目,实行动态、滚动管理,全面、系统做好项目开发储备工作,确保实现“3136”目标,即项目储备库总数3000项以上,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0项,总投资6000亿元以上。
(四)突出高铁时代,促进三产发展。一是加快三产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今年98个第三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03.9亿元以上,46个项目新开工,30个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投产。二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好省上促进房地产发展的十条措施,以及我市制定的支持房地产发展和棚户区改造等意见,加大房地产信贷支持,完善土地供应机制,简化审批流程,确保房地产项目早开工、早销售、早竣工,扭转房地产销售下滑局面。三是加快旅游业发展。以高铁到来为契机,加快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养生度假转变。在9月份开展的“一元票游大武夷”活动基础上,并计划从11月起,再用5个月的时间,开展新一轮“一元票游大武夷”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实现今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增长 20%以上的目标。四是加快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出台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发展基金1000万元,加大对成长型限下商贸企业的扶持,促进限下转限上,培育三产新增长点。重点支持武夷山陆地港、圣农冷链物流、建瓯德峰物流等企业发展,积极推进荣华山仓储物流园、闽北物流中心、海西蔬果茶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
(五)突出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前三季度,我市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招商推介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下阶段,要把招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促成一批项目签约落地。一是加快招商项目的落地建设。加大对“6·18” 、“9·8”等招商项目跟踪落实,对签约项目,尽快落实开工条件,加快项目前期审批,促使其尽快开工投产;对在谈项目,要加强跟踪协调,推动项目早日升级转化,尽快签约落地。二是做好招商项目策划。要结合我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方向,做好交通、水利、产业、城建、生态环保等项目策划,不断充实招商项目储备库,为招商工作提供项目源。三是做好招商项目对接。围绕茶博会等重大招商平台,以及食品产业、生物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等活动,突出绿色发展优势,做好项目前期对接,力争引进一批能产生税收、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完成全年2500亿元的引资目标。
(六)突出城乡并进,建设美丽南平。一是全力加快新区、新城建设。在武夷新区建设上,要突出“绿色、特色、现代”的理念,按照“做美、加快”要求,加快实施“十大工程、百亿投资”,打造精品城市;要加快新区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项目尽快投产见效,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区建设。同时,要统筹好城市和产业关系,加大延平新城建设力度。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化。以省市小城镇改革试点、共建美丽南平等为突破口,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城镇化发展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提升城市建设品位,集中打造一批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城市亮点工程,统筹推进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七)突出要素保障,突破瓶颈制约。一是突破资金瓶颈。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在信贷规模上向工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倾斜。完善优质企业转贷机制,从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筛选一些诚信经营、前景好的企业,设立优质企业库,对入库企业实行快速、封闭转贷。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企业上市、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融资难问题。二是破解用地难题。用林、用地指标上,要优先保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充分置换现有土地,清理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破产改制企业和废弃学校存地,最大限度保障土地供应。征地拆迁问题上,要拓宽征迁工作思路,多渠道解决群众征迁安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群众积极支持征迁工作,保障项目用地需求。三是服务企业用工。针对企业用工短缺问题,要逐步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大产业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职业培训力度,为企业和劳动力提供对接平台和服务。
三、2015年经济发展目标计划
——地区生产总值1370亿元,增长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7亿元,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50亿元,增长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亿元,增长15%;
——外贸出口总值17.7亿美元,增长10%;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0亿元,增长12%;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52.6亿元,增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