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南平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网站!http://www.www.lymhs.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bet365取款 >> 参政议政 >> 调查研究 >> 浏览文章
改善劳动用工环境 服务工业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17日  点击:次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光泽县工商联
近年来,随着我县持续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战略,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发展壮大,但随之产生的企业招工难、用工短缺等问题,对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渐显现,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一、当前基本现状
    ――总体情况。我县劳动用工总人数约15500人,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行业,其中工业用工约12900人,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6822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约6078人。主要分布行业:食品加工业5100人(圣农集团公司员工达4900人),工艺箱包约2300,林产品加工业约3200人,化工、矿产业约1100人,其他行业约1200人。从事服务行业用工约2600人,其中运输服务业约1100人(人力车从业320多人)、住宿餐饮服务业697人、居民服务业290人、其他服务业77人。
――用工结构。男工约8200人,占53%,女工约7300人,占47%;城镇居民3600人,农村劳动力11900人;本县籍12700人,外县2800人;普通工约14000人,技术工约1500人。
――工资待遇。工资待遇随行业、工种、性别不同有所差别。全县平均工资约980元/月,男工平均1100元/月,女工平均850元/月。矿产业、林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工资较高,技术工高于普通工。多数企业没有年终奖金和福利,部分企业年终发200至1800元不等的奖金或福利。
――劳动保障。在参加社保情况方面,全县城镇居民参保情况好于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参保率偏低,综合参保率只有15.8%。参加养老保险的约1100人,参加医疗保险的约140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1815人,参加生育保险的750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情况方面,工业企业用工签订合同约8300人,占用工的65%;服务业较少签订合同,约200多人,不到10%。
――工作条件。从工作环境看,用工劳动强度普遍较大,多数企业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2小时左右,一些企业按件计酬,使工人自觉延长工作时间,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从生活环境看,条件普遍较差,从回收调查情况看,只有圣农集团公司为2800多人免费提供住宿,为1860人提供午餐,其他企业为员工提供住宿约为20%,免费提供午餐的不到5%。
――培训情况。企业员工在上岗前绝大多数有经过岗前培训,多数是短期培训,由企业自行组织培训的居多,政府或专业组织培训的占少数,2006年县阳光工程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培训了1196人。
――劳动纠纷。劳资纠纷50起81人,工伤认定88起,劳动争议仲裁6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劳动用工环境情况总体趋好,但仍存在不足。我县劳动用工总体情况趋于好转,工人工资平均达980元/月,高于我县农民平均收入;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意识逐步增强,用工管理渐趋规范,拖欠工人工资现象逐年减少,但同发达先进地区相比,我县劳动用工环境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待遇水平不及发达地区。从调查看,我县农村转移到外县打工人员的平均工资达到1250元/月,高出我县平均水平270元。目前我县只有少数企业能为职工提供住宿,且住宿条件比较简陋,还没有企业为职工提供经济适用房,只有少数企业(如圣农集团公司)为一些管理层或高级技术人员提供了较舒适、宽敞的住房。二是劳动强度普遍较大,劳动条件比较差。大多数企业没有执行国家制定的相关劳动政策,工作时间远大于《劳动法》规定,有的每天工作10-12小时,甚至一个月没有一天休息,且多数企业以计件工资为由没有支付加班工资。我县中小型企业比较多,这些企业大多数用工劳动条件较差,不少企业没有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安全隐患不少,职业病防护意识不强。三是社会保障不完善。虽然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高,但签订规范劳动合同的较少,许多企业自订条款,限制和约束工人权利的条款比较多,保障权利的条款较少。经营者主动为工人申请参加社会保险率不高,一些企业只为职工购买商业性的人身意外险,不依法参加国家规定强制性的工伤、养老、失业、生育、医疗等社会保险。四是劳动力素质不高。除了体现在文化、技术方面外,还体现在从农村转移的农民工工人意识不强,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履行劳动合同意识差,给企业生产造成诸多不利。多数企业反映在农忙季节,农民工不顾企业利益,回家忙农活,给企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存在招工难与劳动力富余并存的“两头反常”现象。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我县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招工难现象。其中圣农公司招工难问题尤为突出,虽然,近年来圣农公司采取了许多措施,与安徽、贵州等外省职业中介机构联系招工2200余人,在本县采取班车接送方式招工200多人,但仍然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用工缺口比较大,目前尚缺600多人。工艺箱包行业缺油漆工最为突出,目前油漆工缺口人数达500多人。此外,荣华、福声玩具等木竹加工企业也缺工约300余人,其他制造业缺工200多人。据统计,目前我县工业企业缺工总数约1600人左右,此外,服务行业也同样存在招工难的现象。随着我县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建项目陆续投入生产,用工短缺现象将会更加突出。一方面企业招工难,一方面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许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资源利用尚存较大潜力。目前全县共有劳动力85365人,其中城镇23899人、农村61466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转移的潜力大,除目前已转移约2.9万人,尚有1万余人可转移。同时,在已转移的劳动力中,约有2万余人是到外县务工的,这部分劳动力也可通过积极的促进措施吸引回本县务工。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有难度。我县相对而言地多人少,农民较为眷恋耕种有保障的土地,不愿出去冒险,小富即安思想较为严重,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权制度改革的落实,农民发展烟叶、中药材、食用菌、种林育苗等致富门路增多,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二是现有企业就业条件竞争力不够。从调查看,我县到外县打工人员工资收入平均高出本县就业的200-300元,外县打工更具吸引力。另从外出打工人员结构分析看,打工工龄在3-4年以上的中青年劳动者,工资收入大都达到了年收入2-3万元以上,这些群体显然不愿放弃在外县打工的机会;年轻的外出打工人员出于好奇,想到外面开开眼界,所以就是工资低也宁愿外出寻找机会,不安心在本县务工。三是一些企业生产不稳定,影响招工。有些竹木加工企业及其他制造业,受原材料或其他因素影响,生产不稳定,时断时续,因而留不住工人。四是所缺工种的特殊性。圣农公司缺工主要是所缺工种劳动强度较大,待遇又不高;箱包行业缺工主要是油漆工,工作环境差,少有人愿意干。此外,还有一些工种有的是技术要求高、有的是性别和年龄限制等等原因,难以招到合适的工人。
(三)用工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劳动力市场功能不全。我县劳动力市场服务主要依托政府所属的公共职业服务机构。目前,虽然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动事务保障所,各村设立了劳动信息员,但运作效果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机构配备不足,由于乡镇事务所经费不足,村信息员没有待遇保障,主动为本县企业职工服务意识不强;2、各企业未执行劳动部门规定的用工报备制度,劳动部门难以掌握企业用工现状和需求动态,难以做到及时准确为企业招工服务;3、缺乏招工平台载体,全县没有一个固定的劳动力市场供需见面场所,也缺乏专项传媒为企业招工服务,各企业招工主要通过自行张贴招工广告、内部员工引荐、与技校联系、委托职业介绍机构招聘等方式,而这些方式很难使基层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招聘信息,造成招工效果不理想。二是政府职能作用较薄弱。首先,劳动监察力量和仲裁力量薄弱,劳动者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我县还没有正式成立劳动监察大队,仅有1人兼职负责劳动监察工作,劳动仲裁委员会也存在机构不全、人员不足等问题。我县非公企业多、小、散、杂,用工不规范,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落实不到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屡禁不止,劳动争议经常发生,由于劳动监察力量和仲裁力量不足,致使一些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其次,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及劳动用工环境的信息掌握不足。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统计网络、劳动主管部门力量薄弱和缺乏有效手段等原因,使得政府对劳动市场信息、用工状况信息掌握不全,使政府管理和服务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第三,企业内部职工维权组织不健全。目前成立工会组织的仅128家,不到1/3,且很多工会组织名存实亡,没有起到应有的为企业职工维权的作用。三是职业培训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县职业培训工作有较大突破,但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缺乏培训平台。由于客观原因,我县职业培训学校尚在建设中,现有培训能力,无力承担庞大的职工队伍培训任务。社会力量办学也因没有经济效益,难以吸引创办者。企业组织培训缺乏积极性,我县中小企业偏多,难以自行组织培训。同时,师资力量缺乏,培训经费不足也是影响职业培训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和建议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县存在部分企业招工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足的问题,是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用工环境、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劳动力素质状况等方面综合反映,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政府部门应坚持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整合完善劳动力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劳工权益保护,加强企业用工信息引导,加强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大力引进规模企业,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我县劳动力就地就业、就地致富,同时吸引外地人才和劳动力到我县就业。
(一)改善用工环境,增强招工吸引力。我县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供大于求,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关键在市场调节,在于需方主体即企业所能承受的价格。作为政府部门重点在促进企业提高用工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监督企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用工竞争力上充分发挥服务作用。一是督促企业提高工人工资。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保持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用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制度,健全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推进预防和解决拖欠工人工资问题长效机制的建立。二是鼓励企业为职工建宿舍和经济适用房。规划职工住宅用地,对建职工宿舍和职工经济适用房的在用地等方面予以优惠。三是鼓励企业从外地引进人才。对企业引进的外县人才可同等享受我县人才优惠政策。四是监督企业不断改善工作条件。督促企业执行国家有关劳动时间的规定以及国家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改善工作环境。五是加强职工维权平台建设。加快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步伐,完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问题。六是规范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大执法力度,努力提高企业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率。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引导农民就地就业、就地致富。一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在本县转移就业。在制定城镇规划时,应将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重要内容,制定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定居。加快金岭工业园建设和实施“退城进园”战略,形成“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良性发展格局。二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农民工、外地工依法享有社会保障。淡化“城镇职工”概念,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确保他们享有与城镇职工相同的社会保险待遇。坚持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优先解决农民工、外来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从政策上促进企业职工全员参保,或根据实际情况大体确定企业参加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人员的比例,防止选择性参保。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制,形成乡镇、县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分解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制,将该项工作纳入乡镇及相关部门工作绩效考评体系。
(三)加强就业服务,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一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免费为劳动者提供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服务、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同时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解除劳动关系备案等事务。二是鼓励社会各方面举办职业中介机构,同时加强指导和监督。对提供公共性就业服务的,政府给予一定补贴。三是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统计制度,定期开展调查统计,公布调查统计结果。建立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和部门与乡镇及企业相适应的劳动供需信息网络。四是推广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活力。
(四)对接企业需求,强化职业培训。一是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抓住工作重点,深入了解食品加工、木竹加工、箱包工艺品、化工业等四大特色产业的用工需求情况和培训要求,按照“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培训原则,紧紧贴近企业需求,有计划地开展定向培训。二是整合培训资源。成立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使用各行业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包括培训场所、师资力量等调度使用。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并依法规范原则,对有实力、有条件的组织和个人举办职业培训机构降低门槛,适当放宽审批考核条件,使其先办起来再加以逐步规范。三是创新培训方式。针对我县培训力量薄弱的县情,创新工作思路,走校企联合培训之路,发挥培训机构与企业双方各自优势。要充分发挥现有光泽县职业技术学校、农机培训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寨里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圣农集团培训机构等作用,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使他们真正成为我县培养企业一线技术工人的主渠道。四是鉴定职业技能,提高职业培训水平。加强技能鉴定,逐步扩大中级工、高级工在技能鉴定中的比例,用培训鉴定取证衡量各类培训的成效,逐步建立与发展经济、提高四大特色产业竞争力相适应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
(五)完善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强(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机构建设。加强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由县乡财政对村级劳动信息员每月给予一定的补助。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保经办机构建设,成立劳动监察大队。加强劳动监察工作,解决机构、编制和经费等方面的问题,贯彻落实闽委编办[2004]9号通知要求,解决劳动争议仲裁专项编制问题。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列入社会发展规划项目。筹集项目资金,开通劳动力市场网络,建立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定期更新发布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实现劳动力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改善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干部劳动保障服务水平及办事效率。要加强劳动监察网络队伍建设,充实监察人员,落实监察经费,不断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行政执法水平。

                       
课题负责:林国焕
执    笔:黄世财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条: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建阳经济发展
下一条: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度调研工作的通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图片新闻 | 领导信箱 | 留言反馈 | 投诉举报 | 建言献策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bet365取款 闽ICP备08105964号
地址:南平市人民路196号 邮编:353000 电话:0599-8858729
网址:http://www.www.lymhs.com 邮箱:npsgs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