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建国60年来,闽北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南平和全国各地一样,从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经济总量连上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在伟大祖国六十华诞之际,南平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南平调查队通过翔实的统计资料,来反映60年来闽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
经济总量大幅提升 GDP增长156倍
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南平市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从1949年的0.8亿元开始,到1978年仅增加到8.77亿元,用了30年时间仍未突破10亿元。改革开放后,南平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得到扩张,到1994年达到118.4亿元,用16年时间突破100亿元大关;随后再用7年的时间突破200亿元,到2001年达到215.17亿元;再分别用3年时间连续突破300和400亿元关口,2004年达到306.82亿元,2007年达到466.58亿元。2008年突破了500亿元大关,达到559.14亿元,比1949年增长156倍左右,年平均增长8.9%。改革开放前30年南平GDP年平均仅增长7.8%,改革开放后3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1%,比前30年的平均增速快了2.3个百分点。尤其是2004年至2008年的5年,南平经济发展更是步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年平均增速达12.3%,比改革开放后30年的平均增速还快2.2个百分点。
经济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建国60年来,南平市经济结构逐步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一三二”向“二三一”转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南平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解放初期,南平经济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基础相当薄弱,1949年南平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6.3:5:28.7;随着工业经济的推动发展,农业比重有所下降,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8.5:37.3:24.2;“十五”时期以来,南平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发展的进程,同时第三产业也得到大力促进, 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3.8:39.4:36.8,与1978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2.1和12.6个百分点。当前,南平正朝着以工业为主体,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新格局推进。
此外,南平市农、林、牧、渔四业比例从1949年的74.9:14.5:10.3:0.3,调整到2008年的44.4:20.6:24.4:6.2;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比例由1952年的94.6:5.4调整为2008年的58.6:41.4。轻重工业比重由1949年的89.9:10.1转变为2008年的49.4:50.6,工业经济增长从以轻工业拉动为主转向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建国60年来,南平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建国初期,南平农村基本上处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模式下,生产条件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农民生活相当贫困。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南平农村历经恢复发展、曲折发展和改革发展“三大”历史阶段,先后进行了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农村人民公社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四大”生产关系变革,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49年南平农业产值仅为0.7亿元,1952年突破1亿元,1985年突破10亿元,1994年突破50亿元,2002年突破100亿元,2008年突破200亿元。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18.5亿元,比1949年0.7亿元增长30多倍,年均增长6.0%(扣除物价因素,下同)。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2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426.4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就达403.4万亩,粮食产量45.81万吨;到了1978年,全区715.95万亩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中,仍有584.95万亩种植的是粮食,粮食产量111.94万吨。改革开放后,南平市在种植面积减少和种植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积极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和高产良种栽培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农用化肥和农药的广泛使用,粮食生产稳步增长。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65.78万亩,比1978年减少217.2万亩,总产达138万吨,比1952年增加92.2万吨,比1978年增加26.1万吨;粮食亩产达到377公斤,比1952年的114公斤高263公斤,比1978年的192公斤高185公斤。
农业特色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南平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极具闽北特色的茶、果、菇、菜、烟等品种齐全、优势明显的产业带。2008年全市茶叶、水果、食用菌、蔬菜、烟叶产量分别达到4.34万吨、68.5万吨、5.22万吨、166.9万吨、4.33万吨,与改革初期的1985年相比,分别增长2.7倍、28.6倍、47.9倍、2.9倍、159.5倍。同时,畜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78年全市生猪养殖规模85.9万头、牛羊10.9万头、禽兔300万只,肉类总产量1.41万吨。到了2008年,全市生猪出栏198.34万头,存栏14.85万头;家禽出栏6821.48万只,存栏1795.26万只;肉羊出栏16.5万只,存栏12.91万只;肉兔出栏112.81万只,存栏51.02万只;禽蛋产量4.13万吨,牛奶产量8.07万吨,肉类总产量23.32万吨。在养殖方式上,南平畜牧业已经改变了散养为主的历史,逐渐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涌现出一批新兴养殖企业,如光泽圣农公司有48个养殖场,家禽养殖规模超过900万只,年出栏家禽4170.6万只,是我国南方快餐业肉鸡的主要供应商;延平区大禾牧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规模3.37万头,占地500多亩,年出栏生猪达6万多头;福建丙午绿洲兔业公司肉兔存栏20万只,年出栏80万只。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南平已建设成全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供应基地、生猪重点调出区和中国南方重要的肉鸡生产基地。竹木、茶果、畜禽等三大农业主导产业2008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6.1%。
工业总量迅速扩张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建国60年来,南平工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从粗放到集约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海峡西岸重要工业基地的目标,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整合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林产加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生物、创意等新兴产业,扶持发展一批“五南”式的龙头、领军企业,有力推动了全市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总量得到迅速扩张。1949年南平工业产值仅为800万元,1957年突破1亿元,1978年为7.9亿元,2008年达到606亿元,整整扩张了3000多倍,年均增长14.7%。企业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全区几乎没有工业企业,仅有34家手工作坊,1957年企业发展到702个,1975年达到845个,至2008年全市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67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1家,大中型企业4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90家,超10亿元企业7家;企业平均规模由1998年2129万元上升到2008年4421万元,增长了107.7%。目前,全市已建立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纺织、造纸、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已成为南平经济的重要支柱。
工业产品和品牌优势凸显
建国初期南平工业产品只有几个门类几十种产品,主要以食品和日用品为主,产品基本上不能满足本地的需求。到1978年,南平工业产品发展到三十二个门类,近千种产品,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在这一时期南平形成了一批在省内乃至区域具有一定经济地位的产品,如:南平造纸厂的新闻纸,南平铝厂的铝和铝合金,邵武化肥厂、南平合成氨厂的化肥,五O四厂、八四OO厂的电子产品,南平化工厂的炭黑,南平针织厂的针织服装,南平纺织厂的纱和布等。改革开放后,南平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占领市场。到2008年,南平的工业产品达到三十七个门类近三千种品种,部分产品甚至具有较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如:南孚电池的碱锰电池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赢创嘉联的白碳黑的产量全国第一,浦城正大的饲料金霉素的产量同行业第一。此外,一些产品在东南和华南地区也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如:电线电缆、PU革基布、鲜冻禽肉、牛奶、竹木制品、人造板、铝及铝合金、精制茶、发电设备、味精等。南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电池、白炭黑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草酸生产基地,中国南方最大的肉鸡养殖加工、鲜奶生产加工基地。如今全市已拥有“南孚”电池、“太阳牌”电线电缆等中国驰名商标4件,“南孚牌”碱性电池和“闽铝”铝型材中国名牌产品2件,“闽铝”铝型材、“闽牌”PU革基布等福建著名商标85件,“星光牌”新闻纸、“太阳牌”电线电缆等福建名牌产品75个。
到2008年,主要产品产量与产品生产初期对比都有很大的增长。其中:煤30.3万吨,是1955年的31.9倍;精制茶1.6万吨,是1949年的159倍;纱1.98万吨,是1972年的24.7倍;布5405万米,是1979年的1.75倍;机制纸33.2万吨,是1958年的44.9倍;化肥6.91万吨,是1959年的17275倍;水泥308.5万吨,是1955年的428倍;铝7.55万吨,是1969年的252倍;铝材15.8万吨,是1988年的37.6倍;电缆13747万米,是1979年的193倍;发电量35.14亿千万时,是1953年的3514倍。
投资建设硕果累累
新中国成立之后,闽北人民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艰难起步,兴办工厂、整治环境、恢复经济,陆续开工建设了一大批交通、能源、社会事业、居民住宅、大中型工业企业等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南平的投资主体都是国有单位,主要以农田水利、低等级公路、五小工业和中小水电站项目为主,投资总量相对较小,发展比较缓慢。但这一时期,鹰夏铁路、外福线铁路、南平造纸厂、水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也为我市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0-1978年,南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11.37亿元,还达不到一个“六五”时期的投资总量。改革开放之后,南平迅速抓住机遇,大力改革投资体制,充分发挥了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全市投资建设突飞猛进。据统计,全市投资总量从1979年1.31亿元起步,1992年突破10亿元,1999年突破50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6年突破200亿元,2007年接近300亿元大关,达到299.48亿元,2008年直逼400亿元大关,达到396.28亿元,是1978年的438.3倍。30年来,累计完成投资额1825.20亿元,年均增长23.6%。近年来,全市又紧紧抓住国家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按照“一点一线一重心”的布局,着重围绕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投资规模连续实现突破。“十一五”的前三年完成的投资量达911.67亿元,接近建国后56年投资总量之和925.12亿元。
商贸流通业繁荣兴旺
建国初期,南平商品市场网点稀少,行业不全,小商小贩占据主导地位,其店铺门面狭窄,设备简陋,规模小。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总量持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供应方式日趋完善便利,综合超市、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大型物流配送以及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贸易业开始向大型化、高档次、综合性的趋势发展,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现代流通方式初具规模。
据统计,反映消费品市场发展水平与规模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3263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08.88亿元,增长640倍,年均增长11.6 %。2008年底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产业活动单位达到2282个,从业人员达到26982人;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352个,从业人员9970人。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9个,各类消费品交易市场达117个。同时,随着“万村千乡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和“村村通公路工程”、电网改造等多项惠农措施的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得到不断完善。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由1953年的1955万元,增加到2008年70.08亿元,年均增长11.3%,比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0.2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市场的共同繁荣,更加有效地实现了工业品和农产品、城市和农村的双向交流,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