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1953-2008年南平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382.5亿元。2008年财政收入47.62亿元,比1953年增长289倍,年均递增10.86 % ,比1978年增长35.4倍,年均增长12.7%。从财政发展的轨迹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南平经济发展活力最强,财政增长最快的时期,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年平均仅增加418万元,年平均增长9.4%;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年平均增加15437万元,比前三十年多14929万元,年平均增长12.7%,比前三十年快3.3个百分点。2008年地方性财政收入28.05亿元,比1995年(从1995年起开始统计地方级财政收支科目)增长2.78 倍,年均增长10.77%。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收入的基础得到夯实,结构更加优化,全市财政税性收入占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78.48%提高到2008年的83.5%。在此期间,市本级和各县(市、区)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财政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2008年,市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3.21亿元,十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均超过一亿元。财政收入超4亿元的县(市、区)有5个,其中邵武市财政收入达到6.72亿元。
金融事业方兴未艾
建国后,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各县市于1956年前普设人民银行,相继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文化大革命”期间,金融业务受到冲击,金融机构基本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后,金融保险事业得到恢复。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活跃,以及人民收入的稳步提高,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大幅增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为提高。2008年末,全市除人民银行外,有国家金融监管机构1家、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地方股份制银行1家,保险公司21家,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1家、证券公司营业部3家,及邮政储汇局、信托、担保与典当等一批非金融银行机构,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498亿元,比1950年的239万元增长2万多倍,年均增长23.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89亿元,比1978年的22万元增长17万多倍,年均增长28.6%。到2008年底,全市拥有金融机构486个,金融系统从业人员7114人。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闽北山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建国60年来,随着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迈进小康的跨越。
一是凭票供应制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生产的持续发展,市场上消费品供应逐步充裕。到上世纪80年代末,原有凭票供应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居民消费方式限量供应的抑制型消费转向敞开供应的自主型消费。
二是从“吃饱”迈向“吃好”。南平市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经过60年的改变,逐渐摆脱过去那种以谷物为主的粗放消费方式,主食消费量下降,副食消费水平有较大提高,对营养的摄取从过去的“植物型”渐渐转向“动物型”的脂肪高蛋白,由过去主要解决“吃饱”逐步向“吃好”方向转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日常消费品消费量中,猪牛羊肉消费量达22.9公斤,鲜蛋10.9公斤,鱼虾15.7公斤,牛奶19.7公斤。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从1995年的732公斤下降到2008年的247公斤,肉类、蛋类、奶制品类等消费量分别从1995年的13.4公斤、3.4公斤和1.2公斤增长到2008年的25公斤、4.5公斤和4.9公斤。
三是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南平市十分重视居民居住条件改善,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收到明显效果。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30.7平方米,拥有带浴室的厕所的户数达95.8%,拥有独用自来水的家庭达99.9%;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44.8平方米,农民住房钢筋混凝土结构比重为37.3%,全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占33.3%、饮用自来水或深井水的占74.1%;农村住房成套率不断增加。
四是家庭耐用消费品快速增加。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居民家庭生活设施基本实现了电气化和现代化,且档次不断提高,家庭“装备”呈现出现代化、时尚化。2008年末,南平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64台、电冰箱98台、空调器121台、家用电脑64.5台、移动电话176部,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39.4台、17.5台、104台、58.4台、160部;家用汽车开始进入城市居民家庭,2008年末每百户拥有汽车1.5辆,比1997年增长1.5倍。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14台、电冰箱41.6台、摩托车72.4辆、移动电话127部,分别比2000年增加49.1台、28台、50.5辆、121部;空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农民家庭,2000年末每百户拥有0.3台,2008年末已达到5.6台,增长18.3倍,年均增幅达52.6%。同时,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计算机6.5台、摄像机0.4台,信息设备也开始进入农家。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南平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改革,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0元,2008年达5059元,25年间增加了4739元,增长了14.8倍,年均增长11.7%。1984年,南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507元;2008年达15098元,24年间增加了14591元,增长了28.8倍,年均增长15.2%。城乡居民存款也不断增加。1978年末,南平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0.5亿元,人均20元;1989年末分别上升为13.3亿元和480元;1997年末分别上升到95.9亿元和3217元;2002年末分别达到156亿元和5110元;2008年达到303亿元和10475元。30年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和人均存款余额分别增长616倍和523倍,年均增长分别为23.9%和23.2%。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家庭收入渠道呈现多元化格局。2008年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为4691元,比1987年增加4502元,年均增长16.5%;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中,非农劳动收入为624元,比1983年增加488元,年均增长6.3%。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建国六十年来,南平市教育工作从十分落后到比较发达,从相对滞后到优先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
建国之初,南平市仅有中专2所,在校生152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生1071人;小学447所,在校生2.62万人;幼儿园不足30个班,师资极为匮乏。1957年,全市幼儿园发展到63个班,在园幼儿3349人;小学1924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8%;中学18所,学生8539人。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遭受空前浩劫。学校“停课闹革命”,教育事业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新时期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实施,全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底,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学生15045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学生3742人;普通小学690所,在校学生19.56万人,比1978年减少23.11万人;普通中学177所,在校生16.54万人,比1978年增加2.3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3252人;中等职业学校30所,在校生3.30万人,比1978年增加3.04万人;幼儿园602所,在园幼儿8.14万人,比1978年增加6万人。全市专任教师由1978年的2.45万人发展到2008年的3.28万人。
同时,各项教育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方面,1992年,南平市全面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1997年11月,我市全面实现“两基”目标,比全国提前三年,比全省提前一年率先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高中教育方面,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80%以上,初中升高中比例达65.19%。高等教育方面,南平高校从1959年的2所发展到2008年的6所,在校生从901人发展到1.88万人,高校专任教师从200人增至810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也增加到750人。职业教育方面,随着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创建,高等职业教育实力大幅增强。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0所,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校有9所,比2000年增加5所。现有9大类60个职业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达3.30万人,办学规模比2000年翻了一番。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闽北旅游业的发展始于1979年,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这个年轻的朝阳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1979年,南平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66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人民币。到了2008年,全年接待中外旅游者达1141.85万人次,其中境外旅游者23.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47亿元,分别是三十年前的190倍、1431倍和1182倍,年均增长19.8%、28.5%和27.6%。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达6.3%,重点产业的地位日益明显。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随着1999年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23处、中国第4处的“双世遗”,以及横南铁路、武夷山机场的建成投入使用,为武夷山乃至整个南平市旅游业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南平市又围绕全方位构筑“北山南水”大武夷旅游体系,打造海峡西岸旅游经济龙头的战略目标,坚持以武夷山为重点,立足“一县一品”,大力培育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养生、会议会展”三大特色旅游,努力做大旅游经济总量。目前,大武夷旅游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已基本形成北有武夷山、古汉城,南有茫荡山,东有湛庐山、浮盖山,西有天成岩、华阳山,中有朱子城、归宗岩的“大武夷”旅游格局。全市现有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一个,国家级风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各一个。武夷山“双世遗”的品牌效应正不断扩大,武夷山的生态、景观和文化个性正进一步凸显。
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三十年前,南平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非常薄弱,道路难行,电灯不明,电话不灵,吃住不便。如今,通讯条件、电力设施也都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建起了可降波音737等中型飞机的国家级口岸机场,修通了横贯南平、建瓯、建阳、武夷山的第二条出省铁路,改造和扩建了205、316国道,公路等级已从原来的普通路,变成了标准二级路,福银、浦南高速的通车更为闽北旅游业带来机遇。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基本配套。
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效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既出现高速增长时期,也取得了在较短时间内人口高速增长得到控制的巨大成就。南平市与全国一样,人口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前一直处于无序增长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地实现了人口的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建国初期,南平市总人口为105万人(常住人口,下同),到197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46万人,1949年至1978年平均每年净增人口4.8万人,年均增长3.0%;1990年全市总人口为283万人,1978年至1990年平均每年净增人口3.1万人,年均增长1.2%,比1949-1978年的年均增长低1.8个百分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有所缓解,2008年全市总人口为289万人,199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净增人口0.3万人,年均增长0.1%,比1978-1990年的年均增长下降1.1个百分点。
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影响人类婚姻、生育的基本因素,与人口再生产、人口分布以及人口结构的状况有直接关系。1953年南平市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18.65;1978年南平市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13.21,较1953年下降了5.44个百分点;1990年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11.70,较1978年下降了1.51个百分点;2008年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5.38,较1978年下降了6.32个百分点,已进入正常值范围(正常范围在102-107之间),男女性别比逐步趋于合理。同时,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2008年全市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06人,比1990年户均规模4.18人减少1.12人;全市二人户和三人户占家庭总数的57.46%,“两口、三口之家”成为现代家庭的主流。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2008年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35.02%,比1982年下降6.62个百分点;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36.99%,较1982年提高23.38个百分点;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3.48%,较1982年提高7.02个百分点;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5.94%,较1982年提高5.45个百分点。2008年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6年,较1982年的7.36年增加0.5年,较1964年的6.72年增加1.14年。
对外经贸成绩显著
南平市的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基本上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到1979年外贸体制改革前,出口商品的收购和调拨,采取集中计划管理,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市开放型经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长风破浪,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对外经贸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利用外资方面。自1980年光泽县投资企业公司与菲律宾华商合资兴办砂纸砂布厂获批,标志着南平第一家三资企业正式诞生,利用外资实现零的突破以来,南平市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起步、推进和发展阶段,不仅引进一大批外资企业到南平落户。1990年利用外资405万美元,1994年突破1亿美元,2000年突破2亿美元,2004年突破3亿美元,2007年突破4亿美元,2008年达到4.62亿美元,对外引资规模不断扩大。至2008年,全市已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2658家,合同利用外资56.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3亿美元。
外贸出口方面。南平对外经贸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初期,市、县两级没有对外经营权,仅是出口货源的收购单位;1988年原地区外贸公司、武夷山进出口(集团)公司和厦门武夷进出口贸易公司三家单位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南平开始有了自主的进出口经营能力,1988年首次自营出口69万美元。随着国家进一步放开商品进出口权,逐步形成了以外贸专业公司、工贸公司和“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出口格局。1996年全市外贸出口3787万美元,2000年超亿美元,2004年突破2亿美元,2007年突破5亿美元,2008年达到7.6亿美元,至2008年累计出口32.6亿美元。目前,全市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265家,其中当年出口百万美元以上企业99家,出口千万美元企业19家;出口产品已有21大类500多个品种,其中竹木制品、纺织服装、饲料及盐酸金霉素、电池、铝制品、氢氟酸、二氧化硅、鞋类、新闻纸、水煮笋、眼镜等11类产品出口超千万美元(竹木制品、纺织服装出口7000多万美元);出口市场从原来主要销往日本、香港、台湾等地扩大到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卫生事业长足进步
建国六十年来,南平市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医疗资源不断优化,公共卫生体系日益健全,有力地保障了闽北人民的身体健康。
卫生机构和保健队伍不断完善。全市各种医疗机构几经撤并,目前已形成健全、完善的三级卫生网络。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81个,其中:医院43个、卫生院114个、门诊部11个,有“三乙”综合性医院1所、“二甲”综合性医院5所、“二乙”综合性医院10所、“二甲”中医院2所、“二乙”中医院6所和“二甲”妇幼保健院1所;医疗机构总床位8481张,比1978年增长27.5%,平均每千人拥有2.93张;卫生技术人员9585人,比1978年增长39.3%,平均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 3.31人、执业医师(含助理)1.32人、护师(士)1 人。
预防保健工作成绩显著。经过六十年的坚持和努力,全市先后消灭了鼠疫和天花,基本消灭了丝虫病、血吸虫病、疟疾病和麻风病,基本控制碘缺乏病,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到2008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改革开放前的67.69岁上升到75.05岁,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5.78/10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2.62/10万左右,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11‰,均控制在目标要求内;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99%以上,实现儿童免疫接种率98.1 %和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的目标。
农村卫生工作不断深化。全市10个县(市、区)已全部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合格达标,70%的县(市、区)实现了以乡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合格达标。全市121所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均全面达标,近三分之二的乡镇卫生院产科基本完成规范化建设。同时,还完成了4042 名乡村医生的资格认定和3480名乡村医生的执业注册工作,并实现了卫生所覆盖到全市所有行政村的目标。10个县(市、区)已全部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参合农民208万人,参合率达95.1%。